• 中國藥物經濟學 · 2017年第3期127-129,共3頁

    溶血現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的影響

    作者:鄒淑琴

    摘要:目的探討溶血現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進行健康體檢的人員120例為研究對象,對每例體檢人員進行血液采集,采集量為5 ml,分別分配在兩支試管中,一支試管進行常規處理送檢(常規組),另一支進行人工溶血送檢(溶血組),送檢過程嚴格控制質量標準,并由檢驗科醫師采用雙盲法篩查相關指標異常的患者。主要觀察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血糖、丙氨酸轉移酶、乳酸脫氫酶、堿性磷酸酶、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及血鉀等。結果所觀察的樣品溶血組中丙氨酸轉移酶、乳酸脫氫酶、血鉀及總膽固醇含量高于常規組,堿性磷酸酶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三酰甘油、尿素氮、血糖、血尿酸及肌酐等含量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意義(均P〉0.05)。結論在臨床生化檢驗過程中,需采取相應措施預防溶血現象的發生,把控好檢驗的相關環節,保證檢驗報告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對臨床準確診斷疾病起到促進作用。

    發文機構: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人民醫院檢驗科

    關鍵詞:溶血現象生化檢驗預防措施臨床效果

    分類號: R977.1[醫藥衛生—藥品][醫藥衛生—藥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