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駿,曹芳,周盼超
摘要: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依托于生態效率的改善,基于2005-2016年長江經濟帶107座城市面板數據,采用超效率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測算生態效率,并結合探索性空間分析與空間馬爾科夫鏈等探討生態效率時空演化格局的內在規律,實證分析生態效率驅動因素的影響效果。研究表明:2005-2016年經濟帶生態效率總體呈平穩態勢,上、中、下游呈現"階梯型"分布,下游依次優于中游和上游地區,部分地區生態效率呈"兩級型"分化趨勢;城市間生態效率發展存在空間聯動效應,與生態效率高的城市為鄰,其正向溢出作用促進城市狀態向高水平躍遷,而與生態效率低的城市為鄰,其負向作用拉動城市狀態向低水平發展;人口規模與產業升級對經濟帶不同流域具有異質性作用,其提升下游生態效率而抑制中游和上游生態效率,產業升級與生態效率存在"U"型關聯,意味著產業升級在短期內并不能使生態效率狀態改善,而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生態效率向高水平狀態演變。
發文機構:河海大學商學院 沿海開發與保護協同創新中心 南京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城市生態效率時空演變驅動因素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urban ecological efficiency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driving forces
分類號: F205[經濟管理—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