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化與集約用地論文
    • 08月05日

      地下空間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長沙市為例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地下空間適宜性評價的關鍵環節,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是進行適宜性評價的基礎。本文分析了與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適宜性相關的重要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社會環境條件,歸納得到地下空間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

    • 08月04日

      地下空間土地使用權價格評估研究——以山東省龍口市東城區為例

      科學合理地評估地下空間使用權價格,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出讓管理的關鍵環節。以山東省龍口市東城區為例,在界定地下空間使用權價格內涵的基礎上,基于剩余法和地價分配率系數修正法,分用途、分級別評估了地下空間...

    • 08月04日

      同等入市流轉中同權同價問題探究——以北京市大興區同等入市試點土地流轉政策導向為基點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的決定。新《土地管理法》中第四十三條規定“復墾的土地應當優先用于農業”,換言...

    • 08月03日

      多層次建設用地集約評價指標體系初探

      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土地集約評價的核心,目前的研究多是關于區域建設用地、城市用地、開發區用地等方面的單體評價指標體系,這些指標體系之間的異同需要進行研究。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歸納和比較分析法,探討單體...

    • 08月03日

      基于系統動力學模型的沈陽土地一級開發評價優化

      城市土地一級開發的系統非常龐大,相關因素之間關系復雜,并與房地產行業以及城市經濟有著較強的相互聯系。本文基于沈陽土地一級開發的現狀及問題,對沈陽土地一級開發的現狀進行模擬分析,并將土地一級開發的影響因...

    • 08月02日

      村民獲得感視野下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構建

      本文從村民獲得感視野下分析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構建邏輯。將村民獲得感解構為數量感、質量感、公平感、持續感四個維度,并從四個維度出發分析我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現狀(不足之處),進而根據不足提出農村公共服務...

    • 08月02日

      基于需求導向的產業園區轉型規劃研究——以上海市金寶園區為例

      在特大城市“建設用地零增長”的背景下,產業園區發展面臨轉型升級和再開發的要求。本文以上海市金寶園區為例,通過梳理不同層面的需求,遵循“以需求定產業、以產業定功能、以功能定空間”的思路,對產業園區轉型規...

    • 08月01日

      西藏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測度與評價研究

      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城鎮化的最終目的,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本文從空間、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四個方面構建了西藏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測度了西藏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結果...

    • 08月01日

      陜西省土地整治推動統籌城鄉發展模式研究

      為了促進土地整治的有效實施,落實及發揮土地整治對統籌城鄉發展的平臺作用,論文運用實地調查和綜合分析法,在土地整治綜合分區的基礎上,開展陜西省土地整治推動統籌城鄉發展的模式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陜西省共有8...

    • 07月31日

      我國景觀安全格局研究綜述

      以景觀生態學以及生態安全格局理論支持下的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研究特定地區的區域景觀生態規劃,為景觀生態規劃提供了一種科學的、可操作的規劃方法,并且在我國一些地區得到了成功的案例以及豐碩的成果,研究成果對維...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