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8年開始,歐盟共同農業政策歷經多次改革。農業談判是多哈回合的核心議題。歐盟2003年的共同農業政策改革有助于談判,但改革的不徹底也使得多哈談判陷入僵局。只有解決歐盟的農業補貼和農產品關稅問題,...
二戰后,西方發迭國家都把農業產業化作為改造農業的主要方向,農工商聯合體和合作社成為普遍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從交易協調方式來看主要包括契約型、合作型和縱向一體型三種形態。本文試圖運用交易費用經濟學與產業...
在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業技術創新在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農業技術創新并非一帆風順,農業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滯后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結合我國農業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的現狀,...
...
湖南農業經濟學院前身是湖南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系,1951年隨湖南農學院從湖南大學獨立出來。1952年調整副華中農學院,1982年恢復重建。1994年更名為經濟貿易學院,2000年再次更名為經濟管理學院...
...
...
文章根據江蘇省農民工2900多份的問卷調查資料,分析了農民工社會權益保障的現狀和缺失原因。...
制度結構的特征直接影響制度變遷的方向和進程,制度結構決定著制度選擇集合和制度選擇的空間。中西方社會制度結構上的多元與二重的差異性,決定了內生于西方的合作經濟制度,在被移植嵌入到中國鄉村而作為一種制度安...
兼顧公平與效率,又能保護生態環境,這是最佳農地產權制度選擇所應實現的目標。世界上農地產權制度一般都經歷了村共有土地制度、領主所有土地制度和個人私有土地制度三個時期,而現代農地制度則經歷了耕者有其田和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