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自敏,韓威鵬,張婭
摘要: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2013—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消費空間關聯關系及其角色演變進行考察。研究發現:①"一帶一路"合作對網絡內各國間能源消費聯系的促進作用仍然較弱;但從時間趨勢看,沿線國家能源消費網絡關聯性逐年增強,在網絡中的地位漸趨平等,網絡穩定性得以提升,這有利于減少沿線能源貿易的不確定性,降低能源風險。②卡塔爾、俄羅斯、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中國處于能源消費空間關聯網絡的核心地位,對其他國家有較大影響。③"一帶一路"合作部分打破了以往板塊間"各自為營"的局面,各板塊間能源消費聯系增強,能源風險隨之下降。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化,愛沙尼亞、白俄羅斯、波蘭等東歐國家由"雙向溢出"角色變為"凈溢出"角色,而其他板塊原有屬性得到加強。④"一帶一路"能源消費空間關聯網絡具有明顯的空間溢出效應,增強各國在網絡內地位的平等性和降低網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沿線整體能源強度的下降,提升沿線能源消費的空間公平性。本研究對于厘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消費空間關聯性及其角色演化,提升對沿線能源風險防范能力,以推動未來能源合作走深走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及理論價值。
發文機構: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一帶一路能源消費社會網絡分析空間關聯關系角色演變the"Belt and Road"energy consumptionsocial network analysisspatial correlationrole evolution
分類號: F426.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F125[經濟管理—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