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9月17日

      陰陽起源之探微

      恩格斯說,人類的生產有兩種:一方面是生活資料的生產;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在古人生活資料的生產中,“天象觀測”體現了陰陽思想的“循環變化”、“往復消長”兩個規律,這同時也構成了陰陽思想之可能成立的...

    • 09月17日

      《學記》中的教師文化解讀

      《學記》中有關教師文化的論述對當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具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其中所蘊含的教師文化,即:教育是體現教師價值取向的實踐活動、教師教與學角色的融合、知識傳授與思想啟蒙的相互促進與...

    • 09月16日

      從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角度簡論自然主體地位

      人與自然關系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只認為人具有價值、人是主導,一直都把人自然界看作只是人類的工具,是取之不盡的資源,形成了“人與自然”的二分關系,“人一物”的格局,這樣的暴虐行為導...

    • 09月16日

      根據《傳習錄》卷上部分探討王陽明對四書五經的詮釋思想

      當提起詮釋學時,我們不難聯想到中國的經學。幾千年來,四書五經作為中國封建時代最為流行的思想流派儒家的最主要的經典,其權威性和影響力無疑在中國古代思想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習錄》的主人公王陽明對四書...

    • 09月15日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視閾下大學生虛擬社區使用情況探析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漸成熟的虛擬社區成為了時下民眾獲取信息和參與互動的重要場所。作為大學生最經常接觸到的一種網絡模式,深深影響著他們,帶去機遇的同時,也伴隨著挑戰。本文以Z學院為例,基于道德認知發...

    • 09月15日

      有限理性與開放的形而上學——洛克憲政思想的哲學基礎分析

      本文試圖論證,洛克在《人類理智論》中的哲學思想和其《政府論》中的政治思想是緊密聯系的,《人類理智論》中的經驗主義哲學是《政府論》中政治思想的哲學基礎。《政府論》中人的自然法和自然權利的觀念以及洛克的憲...

    • 09月14日

      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哲學思考——基于文化唯物主義視角的分析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已經在我國快速展開,作為農村建設重要內容的農村文化建設已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毋庸置疑,研究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以文化唯物主義為視角,探討了社會主義...

    • 09月14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形成科學“三觀”過程研究

      在青少年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認知是情感、意志、行為的起點;情感是認知、意志、行為的心理根據;意志是認知、情感、行為的精神保證;行為是認知、情感、意志的有機融合、統一和外化。在社...

    • 09月13日

      科技發展對生態倫理的雙重效應

      科技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對象化的知識力量。它作為當代社會生產力的第一要素以及社會變革的首要推動力,它將對人們的道德水平、人與自然和諧、社會有序發展等生態倫理產生重大的積極效應。而生態倫理指的是人與人...

    • 09月13日

      論葛蘭西和毛澤東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

      葛蘭西和毛澤東作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導師,他們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有著一致之處,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對于這些問題的梳理,將對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有著非凡的意義。...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