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12月11日

      再論應建立商品林的生態效益補償制度

      當前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適用對象只包括公益林,但商品林同樣具有很明顯的生態效益,因此應該建立商品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商品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的建立不但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更具有實踐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2月11日

      資源稅改革對內蒙古經濟發展影響的思考

      內蒙古是少數民族邊疆地區,資源豐富,經濟比東部相對落后.本文旨在探索資源稅改革,會給內蒙古自治區帶來的影響:一是能夠通過級差資源稅調節企業收入,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二是使自治區財政收入增加,有動力...

    • 12月10日

      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五位一體”格局的路徑思考

      為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從戰略決策的高度論述了生態文明建設,并將其納入“五位一體”的建設格局中,是切實為人民謀福利的重大舉措.在對生態文明建設內涵和重要性...

    • 12月10日

      淺議中國共產黨對農村社會的整合

      近代以來,政黨在中國政治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中關鍵問題是政黨如何將農村社會整合到一定的政治體制中,汲取自身發展的政治資源.中國共產黨尤其重視對農村社會的整合,黨的基層組織滲透扎根到農村社會,幫助中...

    • 12月09日

      何東昌同志說:“內蒙古有你們這樣的大學,應該讓她發揮人才、科研上的優勢。”

      1995年9月14日上午,國家教委原副主任何東昌同志和清華大學教授李卓寶、國家教委辦公廳秘書王洪元等一行3人來到內蒙古農牧學院搞調查研究。...

    • 12月09日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幾點思考

      創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要不斷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能力.在文化創新過程中要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確對待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關系;注意協調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的關系以及正確處理本國傳統文化...

    • 12月08日

      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養培育研究

      目前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強調學生的技能性、應用性,而對文化氛圍的營造與學生個體的人生體驗不夠重視.其中,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熏陶的機會有限,是導致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人文素養缺乏的原因之一.我國優...

    • 12月08日

      內蒙古地區教育發展水平比較分析

      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是近年來發展中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以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階段來劃分,介紹內蒙古地區的教育狀況,重點分析了每十萬人口中各級學校在校生人數和層次結構,與陜西省的情況作了...

    • 12月07日

      當事人民事訴權保護的四個維度

      對當事人民事訴權的保護是一個國際性的話題.各國對此已達成了共識,并在許多國際公約中予以規定.但我國憲法和民事訴訟法卻并未對其明確表述.對當事人民事訴權的保護應當從四個維度進行,即當事人訴權的憲法定性、...

    • 12月07日

      教師是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第一要素

      教師是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第一要素.本文從教學改革、學風、德行教育、師能、教學技能和科學研究等六個方面,系統論述了教師作為高校教學質量提高第一要素的基本思想.研究認為,教師的教風是優良學風形成的基礎...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