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和發展方向,對于新時期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龍頭企業帶動型、合作社聯動型和合作社一體化三種農業產業化模式基本內涵的闡述,運用完全靜態信息博弈模...
探索農戶水禽養殖新技術采用意愿的影響因素,對促進養殖新技術推廣應用,發展健康高效的水禽產業具有重要意義。基于8省(市)水禽養殖戶的微觀調研數據,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農戶水禽養殖新技術的采用意...
以四川藏區32個縣(市)為研究對象,建立生態農業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2000—2014年四川藏區生態農業發展的時空特征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在時間序列上,四川藏區生態農業發展增長態勢較為平穩,2...
在統籌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背景下,過去幾年吉林省實施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由此帶來的鄉村地區聚落,產業,土地等要素的變化對鄉村發展和鄉村城鎮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針對近年來吉林省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
生產經營方式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密切的關系,發展以規模農業為主要方向的現代農業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舉措之一。基于規模農業對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全鏈條質量跟蹤和高效監督的積極意義,結合黑龍江...
運用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DPSIR)模型,通過構建湖南省生態安全指標評價體系,系統研究了1989.2012年間湖南省各區域生態安全狀況,探討誘發其變化的各種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機制。結果表明,...
耕地資源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在比較優勢作用下,糧食生產區位變化明顯,給耕地的糧食生產保障功能帶來影響。本文以糧食生產大省江蘇為例,考察了區位變遷下的糧食生產耕地資源依賴變動情況。脫鉤分析...
基于山東省1978.2012年糧食生產及自然災害數據,利用灰色預測模型量化分析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估計糧食災損量并測算不同糧食作物災損量與不同自然災害間的關聯系數,得出結論如下:1)1979.2...
基于中美對比視角,分析了商業化育種的歷程、特征與模式,并以四川省商業化育種管理為例探討了中國商業化育種發展策略。對比結果表明,美國經歷了“政府主導的公益性育種、政府主導的半商業化育種、企業主導的商業化...
本文根據1999-2013年中國12個粳稻主產區的省際面板數據,運用DEA-Malmquist對各地區粳稻的全要素生產率(TotalFactorPmducfivity,TFP)及其分解項進行了測算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