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的有效治理是生態宜居的關鍵,研判當前農戶生活垃圾治理的支付意愿具有現實必然性。基于山東、安徽和重慶3省的農戶調研數據,嘗試構建包含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
伴隨著農產品商品化率的提高,農戶能夠從農業生產中獲得更高的經濟附加值,但同時也催生了農業生產行為中的“一家兩制”現象,即分別為市場交易與家庭需求滿足采取差異化種植策略,這尤其體現在涉及人體和環境健康的...
文章以河南滑縣為例,基于生計資本對耕地保護行為影響的理論框架,運用2016年調研的473份農戶問卷,通過界定和測算農戶生計資本和耕地保護行為水平,定量分析農戶生計資本對其耕地保護行為的影響。結果顯示:...
在政府大力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背景下,農機企業作為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其盈利能力受到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影響如何意義重大。在分析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機企業盈利能力影響機理基礎上,構建理論模型,并基于1998...
本文基于農業部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微觀調查大樣本數據,探討了家庭非農就業行為和農地流轉行為對糧食種植結構的影響。研究發現:1)隨著家庭非農就業涉入程度的加深,農戶越傾向于提高糧食種植比例,即非農就業帶來...
從農戶福利視角研究市場主導模式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對于理清增減掛鉤政策實施成效、促進政策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論,選取湖北省3個典型的市場主導型增減掛鉤項目,采用模糊綜合...
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途徑。基于黑龍江省家庭農場的實際調研數據,構建家庭農場經營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因子分析法和似不相關回歸模型,測度家庭農場經營風險并...
家庭農場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動力,其創業績效與制度環境關系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基于組織社會學的制度理論,選取浙江省的111個家庭農場作為樣本數據,使用層次回歸模型,分析制度環境的規制性要素、規范性要素和...
稻魚系統是將水稻栽培與水產養殖結合起來,以獲得更多量和更多樣化的食物、更友好的環境的一種種養結合模式。稻魚系統在我國歷史悠久,2000年以來發展迅速,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和多樣化的稻魚系統經營...
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逐漸凸顯,識別其聯合路徑對聯合社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系統理論框架,以“蘇合”銷售合作聯社、“鄧村綠茶”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黑龍江“龍聯”聯合社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