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文化資源產業化對于民族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資源的獨特性與排他性為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民族地區農村經濟...
近日,常有不法分子仿冒搭建釣魚網站,冒充學術期刊的名義,向作者約稿或發送收取版面費信息。為防止廣大作者上當受騙,特聲明如下:1.凡給本刊投稿的作者,請登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正規網站注冊...
分析了我國農村居民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需求側的演變特點與規律,認為當農民的收入水平和恩格爾系數達到小康水平時,滿足最低農業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和基本溫飽的生活資料,不會因為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同比率提高;...
西北地區是我國馬鈴薯的主產區,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對地區經濟及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中亞國家與我國西北地區毗鄰,被稱為"第二面包"的馬鈴薯在中亞國家有較大市場需求,發展潛力巨大。"一帶一路"戰略為西北地區...
基于西北5省15個國家級貧困縣152位信貸經理人的問卷調查,分析了小額信貸經理人的扶貧意愿、行為以及影響因素。經驗研究結果表明:在調研的國家級貧困縣中,盡管近六成小額信貸經理人向貧困戶發放過貸款,但業...
以黃大豆1號期貨結算價在2006年1月4日至2016年8月2日期間的日度數據為樣本,通過運用MCMC算法估計SV模型,實證考察了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波動性,充分證實我國農產品期貨價格波動的聚集性、時變...
隨著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農業信貸與現代農業的相關性日漸凸顯。基于1978-2012年的相關數據,運用回歸方法對農業信貸對現代農業發展的總體指標與分項指標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農業信貸是現代農業...
通過分位數回歸方法(QR)對支農貸款影響農戶收入的機制與路徑進行研究,并運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對結果的穩健性進行了檢驗。研究發現:對于高收入農戶,支農貸款通過增加其經營性收入而使總收入增加;對...
從生產發展、人民生活和生態環境三個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法、協調發展度模型、聚類分析和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等方法探討了中國2002-2012年30個省域城鄉協調度的動態演變特征和空間分異規律。結...
災后移民的社會適應涉及因災人口遷移效果,直接影響區域人口與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社會適應的自評問卷對北川等地災后移民進行調查研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對移民社會適應狀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