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10月19日

      社會規范對農戶化肥減量化措施采納行為的影響

      由化肥過量使用導致的農業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如何在提高化肥功效、保證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前提下,從源頭上減少對化肥的使用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以安徽、江蘇、陜西、甘肅和山西5個省份的實地調研數據為基礎,采用...

    • 10月18日

      中國家庭經營的現實特征與發展趨勢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需要繼續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目前中國家庭經營結構正處于快速變化期,側重于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發展迅速,規范的組織形式和以個體特征為支撐的經營能力使其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專業大...

    • 10月18日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再聯合

      以'資源整合—價值增值—合作社再聯合'為研究主線,通過對一家銷售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案例分析,對聯合社的生成路徑進行了理論解釋。研究表明,制度凈收益決定著組織的制度變遷,資源整合既能夠充分發揮合作...

    • 10月17日

      電商產業與農村社區的融合發展

      電商產業與農村社區的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議題。研究發現,電商產業的低準入門檻、產業體系拓展、信息生產和共享機制分別與農村社區的人力資本、社會關系網絡、市場機會相互結合,孕育出電商產業與村莊社區交...

    • 10月17日

      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多向性及其啟示——基于世界農業發展歷史的分析

      主流理論認為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方向不是規模經營主體替代小農戶,就是小農戶完全排斥規模經營主體。這種單向論都是將在特定時空條件下得出的結論普世化的結果,缺乏扎實的經驗支撐。世界農業發展的歷史表明,農業經...

    • 10月16日

      貧困地區電商扶貧模式的特點及制度約束——來自安徽碭山縣的例證

      以安徽省碭山縣為例,基于電商扶貧的作用機理,分析了貧困地區電商扶貧模式的特點及制度約束。研究發現:不同扶貧主體主導的電商扶貧模式作用路徑的著力點不同,面臨著不同的制度約束;電商扶貧驛站模式主要通過賦能...

    • 10月16日

      線上線下企業共生演化與生鮮電商發展——易果生鮮生態系統的案例

      依據產業生態系統理論和共生理論,以易果生鮮構建的生態系統為對象,基于將系統內部企業成長與系統演化相結合的跨層次研究,探討了線上線下企業共生演化的形態、機理及生鮮電商發展困境的突破路徑。研究發現:為獲取...

    • 10月15日

      扶貧產業落地中“精英幫扶”的實踐及內在機理——以遼寧省Z縣A村養殖業為例

      在產業扶貧過程中,除了各級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外,村莊精英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遼寧省Z縣A村實踐表明,在關注“地方性知識”并依照貧困戶特有“慣習”的基礎上,村莊精英在產業定位、資金籌措、技術傳授、市場開拓等...

    • 10月15日

      產業扶貧為什么容易失敗?——基于貧困戶增能的結構性困境分析

      當前對產業扶貧失敗的原因分析主要從結構主義視角出發,側重于分析外在因素對產業扶貧的影響和制約,而較少從建構主義角度考慮貧困戶的主體性。從結構主義建構論出發,將貧困戶的主體性因素和外在的結構性因素置于解...

    • 10月14日

      駐村幫扶下村莊治理主體結構和行動邏輯——基于T縣兩村的實證研究

      精準扶貧要求精準幫扶,駐村幫扶有利于貧困村的脫貧致富。“結構-行動”理論框架下的駐村干部和村干部作為貧困村不同治理主體,其利益訴求并不一致,各自遵循不同的行動邏輯。駐村干部“目標差異”的行動邏輯和村干...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