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6省85份村民小組農民集體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之民事判決書的整理發現,在判令承擔責任的責任主體、責任形式、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等方面,各地法院的判決尚存嚴重分歧,不僅同案不同判,而且還會混淆村民小組與...
存款保險制度作為金融安全網中重要的一環,能夠有效保護存款人利益,防范單個銀行風險,從而避免造成整個銀行業的恐慌。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進行實證分析,發現我國銀行業的風險在隱性擔保的逐漸削弱和利率市場...
采用DEA模型方法,選取“關中-天水經濟區”五個代表性地區不同性質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樣本,測算了“關中-天水經濟區”政策性、商業性的信用擔保效率。實證結果顯示,2010~2012年“關中-天水經濟...
通過對城鄉關系演變的一般邏輯的分析,發現城市類型轉換、產業結構變換、城市化過程、城鄉資源流動、城鄉關系這五個層面相互作用,導致城鄉關系的演變。運用比較經濟史的方法研究了原生工業化國家與中國在工業化、城...
自2006年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以來,機構投資者所持A股市值日益增加,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經營和治理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以農業上市公司為例,以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為研究主題...
黃宗智的“集權的簡約治理”高度概括了中華帝國晚期以來的行政和治理實踐的本質特征,即實行一種“簡約治理”,進而高度肯定這種半正式治理在鄉村社會的有效性。然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村社會持續性治理危機...
取消農業稅費后,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被納入公共財政體制,由過去農民承擔的制度外供給變為制度內供給,全國財政對農村公共產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但依舊存在很多問題尚待解決。主要表現在:第一,農業稅費全面取消后,基...
農戶生計安全是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微觀基礎,當農戶獲得持續謀生的資產、收入和能力,并維持福利水平接近或達到社會公認的客觀保障條件,具有抵御風險的能力并傳遞給下一代時,安全的生計由此獲得。生計安全為農村...
21世紀以來,社會資本在反貧困治理中被各界人士寄予厚望。但它到底會擴大還是縮小收入不平等,仍無共識。運用分位數回歸發現:家庭社會資本和社區社會資本對我國西部農村地區不平等的影響截然相反。前者對于特困家...
政府財政補貼是新農保試點模式最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試點縣市卻普遍出現了老年農民投保積極,年輕農民不愿參保的保險逆向選擇問題,對新農保的可持續性提出了挑戰。通過構建精算模型對新農保收入再分配效應進行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