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14年第8期18-30,共13頁

    國有代表性部門的福利損失:“特定規則”的代價

    作者:周耀東,李倩

    摘要:本文以中國國有資本占有率較高的代表性部門為對象,測算了2006--2012年代表性部門福利損失的下限和上限.研究了引起福利損失的原因。考慮到正常收益率和效率損失下.代表性部門的總福利損失估計約占GDP的0.79%-1.00%。總規模為每年4000億-5000億元左右。其中下限損失規模超過了效率損失,比例為4:1。部門間的福利損失有差異.且分布極不均衡。銀行和煙草業的福利損失最為突出。兩部門的損失額約占全部損失的77%。因果關系表明下限損失可能與國有比率和效率損失等因素有關.市場集中度受規模經濟因素影響與下限損失呈反向關系。本文研究了引起福利損失的形成機制,認為福利損失是“政企不分”特殊治理規則的結果,是使用這一規則的代價,因此。重建政企關系成為減少福利損失的必然選擇;提出了國有企業“去身份化”、明確政府多重微觀職能、引入社會資本改善企業內部效率等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國有代表性部門福利損失政企不分特定規則state-owned representative sectorsdeadweight lossintegration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with enterprisead-hoc rules

    分類號: F42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