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達明,朱桂菊
摘要:本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為投資動力,將技術溢出水平、單位排污費用、環境損害系數等因素一起納入分析框架,構建政府和企業間“補貼一研發一生產”的三階段動態博弈模型,探討研發競爭、研發卡特爾和RJV卡特爾等不同競合模式下,企業生態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和政府最優補貼政策,并結合數值模擬方法,對比分析各因素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研發補貼有利于提高企業生態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不會產生“排擠效應”,并且最優補貼能夠促使生態技術創新實現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雙贏:最優補貼政策下,技術溢出與最優研發投入、產量、利潤和社會福利正向相關;單位排污費用與企業最優研發投入和產量之間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動態特征;環境損害系數一旦超過臨界值,企業將面臨停產的危險。因此,政府應根據不同競合模式,制定差異化最優補貼政策、積極鼓勵技術溢出、加大環境規制強度并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制度、建立信息甄別機制,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市場推進,企業參與”的減排機制,促使企業生態技術創新實現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雙重帕累托改進”。
發文機構:中南大學商學院
關鍵詞:生態技術創新研發模式補貼政策環境規制動態博弈eco-technology innovationR&D modesubsidy policyenvironmental regulationdynamicgame
分類號: F272[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經濟管理—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