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14年第7期84-95,共12頁

    法制建設強度與中國制造業出口動力新源泉研究

    作者:孫少勤,邱斌,唐保慶

    摘要:在中國的勞動力比較優勢逐漸衰減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制造業出口的平穩增長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本文旨在研究法制建設能否成為中國制造業出口貿易動力的新源泉,并計算其現階段的臨界值,以便為中國塑造制度比較優勢提供理論依據。本文分析了法制建設影響制造業出口的基本傳導機制、基于行業異質性的傳導機制以及非線性傳導機制.并提出5個命題,隨后運用1992--2011年中國對148個國家(地區)的跨國面板數據檢驗了以上命題。研究發現:①法制建設對中國制造業的總體出口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已經成為中國出口貿易動力的新源泉;②法制建設僅僅對低R&D投入強度行業、低關鍵要素投入集中度行業以及低專屬性投資聯系行業的出口產生了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是未能促進相反特征行業的出口,這說明中國目前的法制強度還未達到能夠促進更需要良好法制環境的產業的對外出口:③中國的法制建設對制造業行業出口的影響呈先揚后抑的“倒U型”特征.當前的實際法制建設強度(40.38)依然低于理論上的最適強度(41.61).繼續加強法制建設有助于提升其對中國制造業出口的促進作用。

    發文機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法制建設最適強度制造業出口動力新源泉rule of lawoptimal strengthmanufacturing sectornew source of export dynamics

    分類號: F740[經濟管理—國際貿易][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