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14年第6期31-43,共13頁

    中國積極財政政策有效性及政策期限結構研究

    作者:劉金全,印重,龐春陽

    摘要:后金融危機時期以來的經驗證據表明。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對維持中國經濟平穩增長,減緩經濟下行壓力具有顯著的作用。本文運用施加符號約束的向量自回歸模型,分析并對比了中國基礎財政政策沖擊與積極財政政策沖擊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并以期限結構理論為支撐,分析了積極財政政策的政策效果。從影響實際經濟走勢的經驗分析看,中國積極財政政策在有效刺激實際產出增長的同時,能夠產生投資的“擠入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消費的“擠出效應”,推動物價水平的上漲,并體現出與貨幣政策一定程度的獨立性,積極財政政策能夠顯著改善對實體經濟的作用效果,但同時可能帶來通脹風險:從政策效果的期限結構看,中國積極財政政策對產出水平具有正向的累積沖擊效果,乘數作用隨時間的推移呈現倒“U”型,積極財政對于產出的拉動大于財政成本的累積。為此,中國應該在充分考慮政策成本的前提下,發揮積極財政支出政策對產業轉型的引導作用,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有效組合,這將有助于中國經濟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平穩發展和防止經濟出現持續下滑。

    發文機構:吉林大學數量經濟研究中心

    關鍵詞:財政政策沖擊財政支出符號約束有效性期限結構fiscal policy shocksfiscal spendingsign restrictioneffectivenessterm structure

    分類號: F123.1[經濟管理—世界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