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14年第5期83-95,共13頁

    生產要素擁擠與最優集聚度識別——行業異質性的視角

    作者:沈能,趙增耀,周晶晶

    摘要:集聚經濟具有兩面性,集聚正(負)外部性在不同的集聚階段可能交替出現。本文從行業異質性視角入手.引入過度集聚帶來的擁擠效應重新考察中國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并采用非線性門限回歸模型考察不同類型產業集聚效應的門檻特征并確定最佳的轉移時機和區位選擇。研究表明:產業集聚對行業生產率的影響并非單調遞增(遞減),其影響系數在不同行業、不同集聚區間是有所差異的,即隨著產業集聚度由弱變強。會對行業生產率產生先提高后降低的影響.且具有顯著的三重非線性門檻特征。根據集聚程度與生產率兩者的匹配關系給出了集聚推進、集聚適中和集聚過度判斷的標準。中國行業生產率與集聚活動呈現空間錯配特征.集聚轉移的區位選擇取決于集聚經濟與重新選址的沉沒成本之間的權衡比較。本文政策涵義明顯:政府應重構產業區域協同發展機制.通過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機制實施多層次多極的空間戰略;產業政策切忌走入盲目提高集聚度或降低集聚度的誤區.應針對不同的行業要素特征和發展階段,采取差異化的集聚政策.

    發文機構: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

    關鍵詞:產業集聚門限回歸擁擠效應規模效應industrial agglomerationthreshold regressioncrowding effectscale effect

    分類號: F271[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經濟管理—國民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