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14年第4期19-31,共13頁

    中國霧霾污染的空間效應及經濟、能源結構影響

    作者:馬麗梅,張曉

    摘要:本文運用空間計量方法,探討中國31個省份本地與異地之間霧霾污染的交互影響問題以及經濟變動、能源結構影響。全局空間相關性分析顯示霧霾污染存在顯著的空間正相關性;局域空間相關性分析顯示污染的高聚集區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以及與這兩大經濟增長極相連接的中部地區.本文認為產業轉移是其重要原因.產業轉移加深了地區間經濟與污染的空間聯動性,污染的空間溢出效應進一步顯現。建立空間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回歸模型.發現污染水平與能源結構以及產業結構變動息息相關。此外.霧霾污染與經濟發展的倒“U”型關系并不存在或還未出現.即隨人均GDP的持續增長.污染水平不斷上升。綜合實證分析得到.鄰近地區的產業轉移所換取的環境質量改善僅僅是短期的。由于污染溢出的存在,環境規制更嚴格的地區,如北京、天津等地不能獲得其規制的全部利益。治理霧霾,區域間聯防聯控勢在必行。長期看.改變能源消費結構以及優化產業結構是治理霧霾的關鍵,而短期看.減少劣質煤的使用是較為有效的途徑。

    發文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能源結構PM25空間溢出效應產業轉移energy structurePM2.5spatial spillover effectindustry transfer

    分類號: F124.1[經濟管理—世界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