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早,宋煒,孫亞政
摘要:本文摒棄了“從溢出渠道研究東道國受益情況”的傳統思路,強調跨國企業的母國特征對企業投資動機進而對東道國溢出效應(貢獻)的決定。本文進一步利用1995—2011年按兩位碼分類的中國工業行業分布滯后動態面板數據估計了不同來源地FDI對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效應。本文經驗研究發現:美國FDI主要涉及高技術產業,對溢出效應的控制也最為嚴格,對中國資本密集型工業的貢獻在當期顯著,滯后期則明顯減弱;以追求高市場化程度為戰略目標的歐盟FDI與中國工業績效改善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東(南)亞跨國企業側重于利用文化趨同性來降低勞動生產要素的成本,來自這一地區的FDI對中國勞動密集型工業的貢獻明顯強于資本密集型工業。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需要重新認識和評價外商直接投資的作用,只有果斷轉向差異化的外資戰略,善于利用外資倒逼效應釋放新的制度紅利.才能保證外資有助于中國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
發文機構: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關鍵詞:不同來源地FDI投資動機工業績效外資戰略FDI from different sourcesinvestment motivationsindustry performanceforeign capital strategy
分類號: F062.9[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