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澤,袁瑋志,李湘祁
摘要:考慮到低電價帶來的低電能成本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中國的電價政策長期采用低電價模式。低電價是否能夠真正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內外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中并沒有明確的結論。本文揭示了低電價模式產生的經濟理論依據,并結合中國不同經濟區域之間的電價水平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的實際情況,分析了低電價水平對經濟發展的動態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低電價水平產生的社會福利最大化效果只是靜態的,長期內電價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不僅沒有明顯的負相關關系,相反,整體上呈現出一種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電價水平和第二產業結構的變化有著顯著的格蘭杰單向因果關系;低電價雖然在短期內有利于經濟發展,但是,長期維持低電價將誘導高耗能產業發展,不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最終不利于經濟發展。本文把這種現象稱為“低電價陷阱”,并認為目前中國電價政策要從“低電價陷阱”中走出來,采用以平均成本為基礎的“高電價模式”。“高電價模式”不僅有利于維護電力企業利益,形成保障電力供應的長效機制;更重要的是能夠直接推動用電企業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發文機構: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南省電力公司電力交易中心
關鍵詞:電價水平區域差異產業結構低電價陷阱price levelregional differencesindustrial structurethe trap of low price
分類號: F062.9[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