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燕梅,簡澤
摘要:本文提出了中國制造業參與產品內國際分工的兩種模式:被動吸納型和主動參與型。兩種模式的本質區別在于參與國際分工的主導權是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還是本土企業手中.反映在代表性行業層面,就是參與國際分工的一些特征變量表現出顯著的行業差異。分工模式影響到技術進步效應,對4個行業進行的微觀層面實證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是進口還是“干中學”對企業技術進步的貢獻力度,主動參與型模式都優于被動吸納型模式:在被動吸納型模式下,進口技術溢出效應小于“干中學”效應;而在主動參與型模式下.進口技術溢出效應是“干中學”效應的2倍以上。這意味著,為促進主動參與型模式下外源技術進步的內部化.企業要高度重視自主創新能力培育。
發文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產品內國際分工技術進步中國制造業競爭優勢international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technological progress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competitive advantage
分類號: F062[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