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復明
摘要:資源豐裕型國家/區域的發展實踐表明:面對礦業開發中滾滾而來的“橫財”,各利益集團為獲取更大份額資源的租金收益展開破壞性競爭,引起貿易條件惡化、尋租腐敗、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礦業開發的特殊性決定了礦業收益分配和使用的特殊性。受外部市場和內部制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礦業收益的分配和使用會出現三次偏離:即礦產品高價格波動帶來的礦業收益波動問題,產權制度缺失導致的礦業收益耗散問題,奢侈性消費和無效率投資帶來的礦業收益轉化問題。如何科學管理礦業收益,有效避免“資源詛咒”?有必要建立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礦業收益管理制度框架:通過穩定基金制度、政府預算調控以及關稅調節。防范礦業收益波動;通過礦業收益透明化管理、制度建設、穩固政權.監管礦業收益的耗散;通過產業多元化、公共投資、金融資產投資和真實財富賬戶,調控礦業收益轉化.避免礦業收益誤用。有鑒于此,中國資源豐裕型區域要完善礦業收益的管理制度、建立礦業穩定基金、礦業收益社會化共享機制、真實財富積累機制等,以期規避“資源詛咒”.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發文機構:山西省政府決策咨詢委
關鍵詞:礦業開發礦業收益管理真實儲蓄經濟多樣化資源豐裕型國家區域miningmining revenue managementgenuine savingeconomic diversificationcountries/regions with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分類號: F124.5[經濟管理—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