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曉紅,齊亞偉
摘要:依據中國區域經濟的空間依賴性和時間自相關性,將區域經濟增長的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結合起來.在傳統馬爾可夫鏈中引入空間效應,并利用區域經濟的自相關系數和局部Moran’s I指數作為時空權重加以校正.即構建了加權空間馬爾可夫鏈。研究中國區域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時空動態演變特征。結果表明,中國區域經濟增長具有空間相關性和集聚分布特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存在“俱樂部趨同”現象;地理背景對經濟類型轉移具有顯著影響,發達區域背景對經濟增長具有輻射、促進作用,而欠發達區域背景對經濟增長具有制約、減緩作用;區域經濟類型不會發生明顯的躍遷,區域背景對一個地區經濟增長類型向上和向下轉移概率的影響是不對稱的。對加權空間馬爾可夫鏈統計特征進行檢驗時發現.以中等發達地區為鄰時.區域經濟變遷的潛力最大,平均3—5年就能出現經濟類型的轉變。加權空間馬爾可夫鏈為區域經濟類型的轉變和空間集聚格局的形成提供了一種新視角的解釋。
發文機構:廣東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關鍵詞:區域經濟時空演變空間相關性加權空間馬爾可夫鏈regional economy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spatial autocorrelationweighted spatial Markov chain
分類號: F062.1[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