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琦,李曉萍,呂大國
摘要:本文基于融入異質性企業理論的經濟地理分析框架,通過引入地區補貼行為對基礎模型進行擴展,揭示中國市場一體化進程與區域協調政策影響地區生產率差異和地區經濟差距的另一重要機制,即:市場融合過程中,異質性企業的定位選擇行為會加劇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并對地區生產率差異產生重要影響,這是不同于規模報酬遞增與循環累積效應的另一種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中國旨在縮小地區差距的區域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進一步研究表明,欠發達地區的補貼政策總是傾向于吸引低效率企業的進入,雖然能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但是會擴大地區之間的生產率差異,不利于欠發達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中國市場一體化的背景下,隨著近年來區域政策力度明顯加強,地區差距縮小和地區生產率差距擴大的原因。本文的研究還表明,合意的區域政策是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同時對于欠發達地區提供適度支持政策。
發文機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中山大學產業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市場一體化企業異質性地區補貼地區差距market integrationfirm heterogeneityregional subsidyregional inequality~ ~ ,
分類號: F124.1[經濟管理—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