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11年第11期 16-25,共10頁

    我國消費品資產化甄別方法與治理研究

    作者:彭宜鐘,李少林

    摘要:本文將消費品流通環節中存在的以囤積居奇手段實現不合理價差收益的投機行為稱做消費品資產化.并基于資產化消費品的資產屬性及短期供給增加受限等特征,提出了一種通過檢驗消費品價格波動中的自回歸條件異方差(ARCH)效應來甄別資產化消費品的方法。我們將該方法成功應用于我國商品住房、大豆、豬肉和玉米等消費品的資產化特征檢驗。檢驗結果表明,上述四種消費品中除玉米以外,均具有顯著的資產化特征。消費品資產化對價格信號有效性、生產者和消費者行為以及國民收入分配均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為有效治理消費品資產化投機行為的關鍵在于增加投資機會、拓展生產性企業的盈利空間、完善現代流通體系、健全國家儲備體系和完善消費品價格監管體系。

    發文機構:東北財經大學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

    關鍵詞:消費品資產化投機性需求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效應consumer goods assetizationspeculative demandARCH effect

    分類號: F062.9[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