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宏偉,馮茜穎,王艷
摘要:自然契約是人與自然關于和諧共生的默契合意。企業以社會契約集合嵌入自然契約,企業是自然契約與社會契約的復合體。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共生為基礎。工業文明主導下利潤計量目標的本末倒置和前提假設的邏輯悖論要求企業的獲利導向由經濟利潤向生態利潤轉變。基于生態循環會計等式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地圖倡導新型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會計循環和生態循環的對接,獲利導向和具體行動的統一提供了可行路徑。通過經營觀念變革、商品理念重塑,價值網體系再造、會計系統重建、評價機制更新等促進企業在追求生態利潤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文機構:成都理工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關鍵詞:自然契約生態利潤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戰略地圖the natural contractecological profitsecological cycle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rategic map
分類號: F406.14[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