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農業機械化與農民收入的關系不僅有利于評價農業機械化對農民收入的作用效果,也可為農民增收政策的制定提供實證依據。但是,現有的實證研究大都忽略了農業機械化與農民收入之間互為因果的內生性問題,導致研究結...
城鎮化背景下耕地資源的減少引發了政策制定者和學術界對于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本文研究發現,2000~2010年期間,中國耕地壓力指數呈現下降的趨勢,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的耕地壓力指數始終處于安全壓力區;...
本文使用2007年CHIP數據,在微觀模擬農民工和城鎮勞動者反事實部門分布和反事實收入的基礎上,對城鎮勞動者和農民工的小時收入差距進行了均值分解。為了分析部門進入戶籍歧視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本文將收入差...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2009年中國收入分配課題細(CHIP)農村住戶調查數據,實證分析了中國農村家庭的收入流動性。結果表明,20世紀90年代,農村家庭收入增長緩陵,整體收入流動性...
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了經濟能力、社會保障和個體差異等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發展型消費的影響,并針對研究對象的特點,擴展分析了家庭文化資本對新生代農民工發展型消費行為的作用機制,同時與同齡城市青年發展...
家庭外部環境是影響勞動力家務時間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經濟社會發展對城鄉勞動力家務時間配置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利用CHNS中1989~2011年的縱向調查數據,采用發展模型,分析了勞動力調整家務時間...
為了探索社會網絡在農戶之間的風險制里機制,研究其對農戶儲蓄行為的影響,本文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2010年調查數據,考察了中國農戶社會網絡對其儲蓄率的影響。研究發現:①社會網絡能顯著降低農戶儲蓄率,在考...
超時勞動在進城務工人員群體中普遍存在,從長期看將危害個人健康和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本文基于2008年RUMiC數據,構建健康狀況、收入和勞動時間的三方程聯立方程模型,使用3SLS方法和GMM方法,考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總和儲蓄率不斷攀升,而農村儲蓄率卻在1999年后悄然下降;也正是在世紀之交之際,新生代農民工數量開始不斷攀升。由于相對于其他農村勞動力而言,新生代農民工的消費偏好發生了重要變化,即新...
本文采取分層抽樣法,定點選取了重慶市9個區(縣)的1046戶農戶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對農村家庭資產金融價值轉化狀況進行分析。調查發現,當前農村家庭資產金融價值開發潛力很大,但現實開發力度不足。在此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