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的形勢下,家庭農場和專業農戶大規模農地的“非家庭經營”應運而生。這既是農業經營主體追求總收益最大化的邏輯行為,也有政府保糧穩產、培育中堅農民的政策縮影。現實中,因經...
丹麥素有“養豬王國”的關稱,這與丹麥獨特的豬肉產業組織體系密不可分。它的獨特性在于以合作社為核心、以家庭農場為基礎、以各類協會和聯合會為依托、以咨詢服務機構為支撐的產業組織體系架構,以及農民合作化、生...
2015年10月9日,中國農村改革重大決策參與者與推動者、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潤生同志在北京逝世。2016年1月16日,在杜潤生同志辭世百日之際,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
農民合作社的議價權和自生能力是影響其經濟績效的兩個關鍵因素,分別對應于外部市場結構和內部制度安排。基于全國381家生產類農民合作社的大樣本調查數據和Probit模型,本文研究發現:當前農民合作社普遍還...
農民專業合作社效率可以分為經濟效率、社會效率和交易效率。本文基于安徽省2014年29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調查數據,運用DEA與SFA相結合的三階段DEA方法,測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效率,并利用Tobit...
本文利用2004~2012年山東省縣域面板教據,通過構建空間杜賓模型檢驗了政府干預對縣域金融發展的影響。結果顯示,政府干預對縣域金融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但被政府干預的負向空間溢出效應削弱,說明縣級地方政...
本文通過對三家奶農合作社的案例分析發現,農民合作社的內部信任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效果具有積極影響。其中,人際信任通過促進社員與農民合作社之間的資源共享影響農民合作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效果;而制度信任...
在中國經濟進入以“增速減緩、結構優化、動力多元、質量提升”為基本特征的新常態后,城鄉一體化格局已呈現出新的趨勢,即城鎮化增速和市民化意愿下降,城鄉收入差距進入持續縮小時期,要素從單向流動轉向雙向互動,...
本文利用2013年山東和江蘇兩省農戶的調查數據,運用雙重樣本選擇模型,識別影響農戶需求型配給和供給型配給的因素。結果表明:家庭人口特征、經濟特征、金融環境和地理特征等因素對農戶需求型配給和供給型配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