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據農戶收入方程,確定影響農戶收入的決定因素,并結合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從中西部地區間差異和高低收入紐間差異兩個角度,實證分析農戶收入差異的影響因素。研究認為,農戶家庭經營不是影...
本文選取了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四個因素——城鄉人均物質資本差距、城鄉人力資本差距、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程度和城鄉經濟增長率差距,并就它們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城鄉人均物質資本...
關于征地補償標準的觀點很多。與某些認識不同,本文認為,按土地原用途補償并不一定導致被征地農民收入的下降;按照保持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標準補償,要點在于補償農民因征地而上升的生活成本,但這個標準在理...
促進農村勞動力非農轉移是當前和今后政府促進農民增收和消除貧困的重要舉描之一。本文采用中國農村調研的第一手資料,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各個因素,并且特別關注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對農村勞動力轉...
2007年,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新成就,主要表現為糧食等主要農產品連續增產,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農產品貿易持續發展,農民非農就業繼續增加,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這些成就是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落實等因...
本文基于“尊重農民的土地物權”優先于“讓利于農民”的價值取向選擇,對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進行了解析和批評。中國現行征地制度基本架構的最大缺陷是它沒有與城鄉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和建設的成果相銜接,學界的主...
本文描述了1985~2002年中國農村地區間收入不平等的變化趨勢。本文把中國劃分為東、中、西三個地帶,將總的收入不平等分解成地帶內的不平等和地帶間的不平等,并采用以回歸為基礎的分解框架,考察了中國農村...
農村發展研究專項基金是由著名經濟學家杜潤生提議并經民政部批準設立的社會公益性基金。...
政府與農民關系的互動問題,是近年來新農村建設中的熱門話題,也是2007年10月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經濟史學會、江西財經大學傳統生態與現代中國研究中心、江西省現代史學會聯合在江西省貴溪...
“耕今同志”。農發所同志都這么親切自然地稱呼王耕今同志,基本上沒有稱他為副所長的。 耕今同志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原農經所)的原副所長、研究員、博導、院榮譽學院委員,2007年春以96歲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