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物經濟學 · 2016年第12期181-183,共3頁

    核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對腦膠質瘤患者的診斷價值

    作者:徐艦

    摘要:目的探討核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對腦膠質瘤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就診的78例腦膠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進行核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比較患側腫瘤強化區域與對側正常區域各向異性(FA)值、表觀彌散系數(ADC)值,患側水腫區域、囊變區域及腫瘤強化區域FA值、ADC值,患側不同世界衛生組織(WHO)分級腫瘤強化區域FA、ADC數值。結果患側腫瘤強化區域FA數值明顯低于對側正常區域,ADC明顯高于對側正常區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患側囊變區域的FA數值明顯低于水腫區域、腫瘤強化區域,ADC數值明顯高于水腫區域、腫瘤強化區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且患側腫瘤強化區域的FA數值明顯低于水腫區域,ADC數值明顯高于水腫區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WHO分級為高級別的患側腫瘤強化區域FA數值明顯低于低級別,且ADC數值明顯高于低級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核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在腦膠質瘤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不僅可以確診疾病,還可明確病變區域及臨床分級,且該診斷方法操作簡單。

    發文機構: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關鍵詞:核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腦膠質瘤腫瘤強化區域水腫區域囊變區域

    分類號: R739.41[醫藥衛生—腫瘤][醫藥衛生—臨床醫學]R445.2[醫藥衛生—影像醫學與核醫學][醫藥衛生—診斷學][醫藥衛生—臨床醫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