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8月23日

      湖南林農森林保險參保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10縣500戶林農調查

      基于湖南省10縣500戶林農實地調查數據,利用logistic模型從農戶特征、現行林業政策執行情況和保險業務開展情況三個層面對林農森林保險的真實參保意愿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研究表明,農戶林地承包...

    • 08月23日

      政社共治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困境與突破

      環境治理體系建設是基于環境政社共治的理念下,以黨委為統領、政府為主導,在此基礎上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協同參與環境治理,通過平衡各方利益、協同解決沖突和促進公共利益,達到擔負環境責任與環境利益的最...

    • 08月22日

      習近平生態扶貧理念的民生意蘊

      采取扶貧開發新舉措、尋求經濟發展新出路是我國扶貧開發重大戰略的關鍵性問題。在扶貧開發實踐過程中,習近平從貧困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生產生活難以維持、內生發展動力不足等現實問題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態扶貧理...

    • 08月22日

      農業勞動力轉移背景下農業直接補貼對面源污染的影響——以化肥污染為例

      由于長期以來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我國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其中種植業化肥污染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在農業勞動力轉移的背景下,我國主要采用農業直接補貼的方式刺激農業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此同時,...

    • 08月21日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思想指南,其中的“和諧共生論”明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關系,“兩山論”創立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原則,“綠色發展論”掀起了發展方式與生活方式的新革命,...

    • 08月21日

      農村小微企業互聯網融資風險管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論的視角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難以解決的世界性難題。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金融業態,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上具有天然優勢,但又伴隨著高風險需重點關注,共生理論為解決互聯網金融與農村小微企業難題打...

    • 08月20日

      欠發達縣域農村文化精準扶貧實證研究--基于需求視角

      當前,中國已進入精準扶貧攻堅階段,兼具顯著"扶志"與"扶智"功能的文化扶貧工作也進入到關鍵時期。而欠發達縣域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作為文化扶貧精準化邏輯的實踐承接者,仍面臨著結構性問題突出,"供需不平衡"等...

    • 08月20日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多元共治及其機制建構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面向,也是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應有之義。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在治理主體、治理方式、治理機制和治理目標上均呈現復合性特征,決定其需要采取多元共治模式。城...

    • 08月19日

      生態文明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的互動響應機制——以山東省為例

      生態文明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相互影響。構建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PVAR)和面板誤差修正模型(PECM)分析了2000—2017年山東省17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之間的互動關系。結果表明,山東省...

    • 08月19日

      益村互聯網平臺對農村公共管理綜合效益提升——基于益陽市泥江口鎮的調查

      互聯網應用于農村公共管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表現,益村互聯網平臺是益陽市利用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工具",其模式迅速獲得廣泛關注,研究該平臺對益陽市農村公共管理綜合效益的提升影響有利于分析益村模...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