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8月28日

      我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分解及其區域發展不平衡分析

      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標識。探討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模式和空間特征對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現代農業體系建設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運用隨機前沿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對農業全要素...

    • 08月28日

      江西林下經濟發展評價及其戰略選擇——基于SWOT-AHP分析法

      江西省森林資源豐富,發展林下經濟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鞏固林改成果、促進綠色循環經濟增長。結合江西省林業經濟發展現狀,采用SWOT-AHP分析法加以研究。首先,運用SWOT分析法找出影響江西省林下經濟發...

    • 08月27日

      研學旅行概念辨析及研究進展

      研學旅行又稱為研學旅游、修學旅行、游學、研學實踐等,廣義的研學旅行是指人們出于文化求知、實踐體驗和研究探索的目的,短期離開自己生活的慣常環境,前往異地展開的旅行和逗留訪問活動,包括了夏令營、冬令營、中...

    • 08月27日

      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思想演進歷程及實踐路徑

      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思想是在繼承和升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吸收和發展中國傳統生態智慧、借鑒和批判西方生態思潮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實踐探索、科學總結而形成的。從1921年建黨到1949新中國成立為黨的生態思想...

    • 08月26日

      我國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問題及對策——基于187份典型裁判文書的分析

      梳理我國2012年至2020年8月187份典型裁判文書發現:1)我國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存在一審被告敗訴率高,上訴再審案件少、危險廢物污染、林地破壞與水污染占比較大、被告對環境侵權行為的認定多數無...

    • 08月26日

      湖南省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現狀與對策

      地理標志農產品在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探討湖南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現狀與問題中,通過結合全國各地區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經驗,以及對省內各地區發展情況分析,得出湖南發展地...

    • 08月25日

      中國農業勞動力遷移減貧:經驗證據及中介效應

      農業勞動力的非農遷移既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農村減貧的重要手段。為分析中國勞動力城鄉遷移對農村地區減貧的影響情況及作用機制,在從提高農業生產率、加速城鎮化、提升人力資本水平三方面理論分析...

    • 08月25日

      我國生態環境法律的歷史演變與實施成效

      生態環境法律的產生和發展是法律代替環境政策的必然邏輯。我國生態環境法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不完善到完善,已經形成了以憲法為根本,以環境保護法律為核心,以環境法規、地方性環境法規、部門環境規章為補充,...

    • 08月24日

      森林碳匯抵消政策的企業響應行為

      以碳交易試點城市上海為案例區,選取鋼鐵、化工、電力三個主要減排行業企業為樣本,運用結構方程模型研究企業森林碳匯認知度、購買森林碳匯的預計收益、國家相關激勵政策、社會環境約束以及企業減排的技術難度等因素...

    • 08月24日

      環長株潭城市群生態承載力時空格局及預警研究

      城市生態承載力反映了城市生態系統承受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能力,是判斷城市生態系統健康水平與如何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從社會、經濟、資源環境3個維度構建環長株潭城市群生態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熵...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