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科學評價和分析民族地區環保績效,是衡量和促進民族地區生態環保建設的關鍵手段和有效途徑。運用層次分析法,從環境綜合發展、三廢減量排放、自然災害防治、農村建設投入4個方面構建...
擁有房產是被視為中產階級的一個重要標志。許多研究者認為,中國業主階層有著更強的權利意識,更傾向于參與集體行動維護自身權益。基于CGSS2006數據對此進行了檢驗。研究發現這種觀點并不完全符合當下中國的...
近年來,我國能源生產總量與能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加,基于2000--2009年中國的省際面板數據,運用VRS模型測度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表明,我國的能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利用效率呈現出階段性和區...
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測度了2005-2009年武漢城市圈9個城市的城市化效率。通過對Malmquist效率指數及其分解,發現武漢城市圈各市的城市化效率處于一個先上升后下降的階段,技術進步的無效變動是導致...
以技術創新過程為基礎,構建符合企業技術創新要求的人才素質結構模型。認為:知識創新為技術創新提供知識源,作用于技術創新構思成果的評價與反饋,實現技術創新成果研發階段的知識共享、交流與轉移,推動技術創新擴...
運用一個5變量的結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SVECM),估計財政支出和財政收入外生沖擊對GDP、價格水平等相關宏觀經濟變量的動態效應,同時對價格水平的財政決定理論(FTPL)進行檢驗。沖擊的識別結合相關財...
通過分析“80后”的內涵和特征并進行實地調研獲得武漢市“80后”青年的住房現狀、住房消費心理及偏好等基本信息,運用房價收入比模型計算出“80后”青年可承受的合理購買力區間以及個人和整體對新建商品房、經...
為了對我國當前的扶貧瞄準績效作一個較為客觀的定量評價,運用瞄準精度和數據包絡分析從微觀和宏觀2個層面對我國扶貧瞄準績效進行了定量分析,發現我國扶貧瞄準存在嚴重的漏瞄和溢出現象,扶貧瞄準的投入產出效率不...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是當前社會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升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則是改善農民工生活與發展環境最核心的內容。基于湖北省6縣調研資料,分析了新生代農民工就業意愿及就業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外...
當前農村土地承載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存保障的雙重功能,土地承包經營權與農民社會保障權之間發生了明顯的沖突,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也阻礙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順利構建。論述了土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