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常生
摘要:抗戰爆發后,因受日軍殘害,晉西北鄉村從事迷信、吸毒、賭博、賣淫等活動的二流子人數激增,他們擾亂社會秩序,阻礙經濟發展,是當時一大社會問題。在大生產運動中抗日民主政府著力開展對二流子的改造,采取思想教化,生產贊助,變工組合等方法,把一向散漫、怠惰,游離于社會邊緣,脫離革命秩序的異質性分子,整合到社會主流群體中,遏制了不良習俗,為根據地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發文機構:忻州師范學院政史系
關鍵詞:晉西北根據地異質性二流子改造
分類號: K265.9[歷史地理—歷史學][歷史地理—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