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9月07日

      多重制度壓力下民辦高職教師的生存方式研究

      民辦高職教師在我國高等職業教師群體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近期隨著經濟轉型和城市化的需要,職業教育成為教育界討論熱點。然民辦高職教師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受到各種壓力,生存現狀堪憂。本文從新制度主義理論出發,從...

    • 09月07日

      從三種需求出發建立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保障機制——以內蒙古農業大學為例

      基于可持續發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地方高校制定和完成研究生培養目標時,要以人為本,尊重研究生個人成才愿望并因材施教,提高培養質量。為此,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學習成功經驗,依托師資力量等專...

    • 09月06日

      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教育時代價值的二維探析

      艱苦奮斗精神既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重要思想保障,彰顯著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當今社會中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鋪張浪費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和社會的發展...

    • 09月06日

      福建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

      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未來中堅力量,其價值觀念直接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敗。從大學生價值觀取向和價值評判標準兩方面分析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現狀,分析了社會環境、家庭環境、...

    • 09月05日

      西北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問題及對策研究

      隨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涌入城市,西北農村地區留守兒童逐年增加,長期缺乏父母關愛導致許多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家長要盡可能和孩子進行更多精神交流以彌補父母關愛的缺失;各級...

    • 09月05日

      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實質正義的生產技術途徑及其困境探析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實質正義的構想及其實現需要生產技術的高度發達以及相應的卓越生產效率。然而,生產技術本身帶有的風險意味著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效率必然具有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實現高度自動...

    • 09月04日

      唯物史觀視閾中農民的未來及其在中國語境中的特點

      馬克思、恩格斯從歷史唯物主義原則出發,認為農民是生產力分散、依附于行政權威的封建生產關系的代表,是在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碾壓下注定要消亡的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同時,農民的消亡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生成過程,既有...

    • 09月04日

      新戶籍制度下農民工城市化難點突破的路徑

      2014年7月,國務院要求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和居住證制度,并以居住證為載體逐步使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體居民。這意味著我國農民工城市化的戶籍障礙被徹底消除,同時也把農民工城市化的難點凸顯了出來,即...

    • 09月03日

      情感教育初探——以農村中學生英語課堂為例

      本研究以陜西農村中學為樣本,英語課堂教學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從興趣、動機、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師生關系等方面了解農村中學生學習中的情感問題,提出提高學習興趣,提升自信心,增強學習動機,培養合作精神...

    • 09月03日

      《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是汽車類專業的主干課程,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多、應用性強。文章分析了該課程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考核方式、教師要求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采用現場教學和項目式...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