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國家973課題“胃腸道化學感應與氮營養素的消化”(2013CB12701)課題組在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召開了年度工作總結交流會,印遇龍院士出席了會議,來自亞熱帶生態所、南京農業大學和廣...
以河南省為研究區,分析了其在1991—2008年期間的糧食消費結構變化,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河南省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系數,并分析了其對我國糧食安全貢獻程度的變化。研究結果表明:(1)研究期內河南省糧食消...
本文在介紹黑龍江省稻米產業具有水稻資源富集、加工產業基礎較好及產品品質優良,市場需求大的產業基礎上,對黑龍江省稻米產業的優勢與問題進行剖析。優勢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好,化學污染少及優質稻米商品數量較大;...
2月22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生態所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簽訂開展野外臺站生態環境研究合作框架協議。在簽約儀式上,亞熱帶生態所主持工作副所長吳金水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莊緒亮分別代表雙方簽...
甘南州是青藏高原“中華水塔”的重要涵養地。其農牧村城鎮化條件、城鎮化功能、城鎮化動力都具有區域特殊性。實施中心城鎮優先發展戰略,對化解甘南州城鎮化弱質與建設資金短缺的區情,協調甘南州生態環境保育與區域...
運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測算安徽省農民收入與城鎮化發展的空間自相關性和局部集聚空間格局演變,在此基礎上分別建立2000年和2010年城鎮化發展與農民收入關系的空間杜賓模型和空間滯后模型,研究城鎮化發...
從治理結構視角出發,中間形式的農產品供應鏈組織可細分為與非資格伙伴的關系型治理、與有資格伙伴的關系型治理、正式的合同治理、關系型戰略聯盟和產權型戰略聯盟五種模式,不同的供應鏈組織模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區域小城鎮的空間形態一般要經歷離散、極化、擴散、均衡四個發展階段,形態模式從點狀零散型向單中心向心型、多中心多核型、多中心網絡型演化,交通、經濟、自然地理是其主要的影響要素。在不同地...
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呈現出轉移總量大且呈上升趨勢,省內轉移增加,以兼業轉移為主且轉移目的多元化的特點;指出農村勞動力轉移中應注意不能以農業衰退為代價,要避免城鎮化發展中的無序性以及城鎮經濟...
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依據馬克思的基本理論對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進行剖析與批判,從新的視角、新的路徑揭示了全球性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提出建構一種新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