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城市居民對低碳蔬菜支付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對有效開拓低碳農產品市場,促進農業碳排放減量有重要意義。基于條件價值評估法,調查了上海市居民對貼有低碳標簽的蔬菜消費情況,運用穩健Logistic回歸模型和...
利用1981-2015年29省面板數據,研究了農村勞動力價格上漲與轉移對全國及不同勞動力流動類型分區農業種植結構和糧食內部結構變化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全國層面,農村勞動力價格上漲與轉移均對糧食及棉花種...
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與保障,農墾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所以推進農墾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結合前期研究基礎,跟蹤湖北農墾農業現代化進程...
鄉村旅游是海南全域旅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具特色的海南鄉村文化是海南鄉村旅游發展中最具吸引力的資源要素。基于海南鄉村文化的調研,分析海南鄉村文化的現狀,挖掘海南傳統鄉村文化和歷史文化名村,探討發展海...
農業分工深化關鍵在于提高農業迂回生產程度,將規模經濟與分工經濟相結合進行分析,探尋適度規模經營下分工深化的路徑和發展模式,從而推動規模經濟向分工經濟轉化。以分工深化--農業迂回生產為理論突破口,結合分...
供給側改革推進背景下,研究特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發展問題對于整體上提升農業的供給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以蜂產業為例,基于供給側表征與影響因素互動這樣一個內在邏輯,構建我國蜂產...
"白色污染"問題催生了麻纖維地膜等可降解地膜的研發,其在不同土壤水分等環境條件下的降解特征與應用前景密切相關。為此,采用盆缽埋袋試驗,結合掃描電鏡(SEM)和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技術,分析麻纖維...
在中國農業生產成本快速上升和大米進口量急劇增加的背景下,分析和研判國內稻米供給與需求的未來趨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1978-2015年全國層面數據,在厘清大米供需變化歷程的基礎上,基于局部均衡理論,...
利用開頂式氣室(OTC)組成的CO2濃度自動調控平臺,以冬小麥為試驗材料,設置CK(對照,環境大氣CO2濃度)、T1(CO2濃度比CK增加40μmol/mol)和T2(CO2濃度比CK增加200μmo...
為明確半干旱黃土區山地棗林土壤水分特征,本文對陜西延川縣齊家山紅棗試驗基地春季土壤水分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不同坡向棗樹林地土壤水分存在差異,陰坡土壤水分最高,其次為半陽坡,而陽坡最低,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