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分析農作物種植結構演化是優化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基于2000—2015年遙感影像反演數據,利用數理統計分析和GIS空間分析方法,刻畫三江平原農作物種植...
在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促進種植結構調整,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勢在必行。本文基于2001—2016年東北三省地級市面板數據,使用DEA-Malmquist指數法測算得到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指數,...
貧困地區精準脫貧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難點和優先任務,旅游扶貧已經成為我國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式。推動旅游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是實現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本文立足文獻述評、調研認知與研究...
旅游扶貧作為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欠發達鄉村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推動力量。基于RHB ( Resource-Humanity-Benefit)開發戰略,以山...
采用不同濃度(0 g/L、10 g/L、30 g/L、40 g/L、50 g/L)的種植水比較了菖蒲(Acorus calamu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
自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發展。經歷了起步期、制度建設期、轉型發展期、深化升級期和快速發展期等五個發展時期,在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技術水平、農業...
廣西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植被退化嚴重,石漠化問題突出。隨著一系列生態保護與建設措施的實施,廣西植被已逐漸恢復,石漠化面積擴張趨勢已得到控制。深入了解廣西植被覆蓋演變特征及其主導因素可為新一輪石漠化...
為研究鹽澤螺旋藻(Spirulina subsalsa)藻藍蛋白裂合酶CpcS的催化功能,首先通過PCR技術從S. subsalsa FACHB351基因組DNA中擴增藻藍蛋白裂合酶的編碼基因Sscp...
農業勞動力是農業資源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探究農業機械化對農業勞動力錯配的影響,有利于更好地改善農業勞動力錯配,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利用2003-2017年29個省市的面板數據,采用LSDV、固定效應模...
農機跨區流動和農機跨區作業的普遍存在,使得各省農機化發展不再各自獨立,因此考慮空間相關性對科學評估省域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應用莫蘭指數驗證各省的機械化水平存在空間相關性的基礎上,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