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各子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明確指出農業科技進步各系統需要改革的政策方向。提出農業科技投入的強度應處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水平之間,并由農業部門對農業科研實行統一管理;在科研立...
采用重心遷移模型、基尼系數等模型,從區域、省域和縣域不同尺度定量分析1998年以來中國糧食生產的時空演進特征。結果表明:(1)1998~2010年間,糧食總產量增加了0.34億t,糧食總產量較低的區域...
新時期民族地區農村反貧困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2020年我國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目標能否實現。本文以貴州省為例,在分析新時期農村反貧困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不同對象實施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扶業與扶人...
目前我國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險體系已經初步建立,然而制度間缺乏明確的轉換辦法,制約了人才的流動并造成了重復參保,同時制度碎片化狀況仍然存在。通過對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制度銜接的基本原則...
做大做強農民工回鄉“創業經濟”是勞務經濟發展的本源,它對西部農村社會發展能起到“治本”作用,即有助于西部農村經濟、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發展,以及西部“人”自身全面發展。調查發現,西部地區農民工返鄉...
近年來,我國企業“招工難”與農民工“就業難”現象并存顯得較為突出,這是多對矛盾綜合的結果,包括農民工進城就業成本與收益矛盾、農民工素質與企業需求矛盾、就業年齡門檻與農民工年齡結構矛盾、企業用工苛刻與新...
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和道地農產品生產協調發展的現實需求,提出仿野生生產方式的概念、理論構成和技術途徑。仿野生生產方式強調系統內各組分與環境之間的有機組合,從而形成新的高級生態農業系統,其在維持生態系統平衡...
運用清單分析、等標負荷和聚類分析等方法,對江蘇省農業面源污染源、影響因子、空間分布特征等進行了分析與評價。結果表明:江蘇省農業面源污染化學需氧量(COD)、全氮(TN)、全磷(11P)絕對實物排放量分...
本文概述了云南魔芋資源優勢、魔芋產業發展的區位和基礎優勢以及科技支撐優勢;指出了云南魔芋產業在基礎設施、人才和資金方面的不足;分析了云南魔芋產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的挑戰和政策扶持機遇。提出了加強宏觀協調...
陜南貧困山區是全國魔芋種植的主產區和優勢產區。該區氣候溫暖濕潤,土壤含硒豐富,適宜魔芋生長。魔芋產業發展具有生態環境、生產、品質、研發和品牌的優勢,但依然存在基礎性研究較低、品種選育緩慢、資金投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