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全球化 · 2014年第1期10-16,共7頁

    全球化供應鏈精益制造排程新模式——以海量制造組裝業為例

    作者:李智

    摘要:在全球化趨勢下,制造商面對來自更多低勞動力成本新興國家競爭,為確保企業既有投資及市場地位,無不殫精竭智地追求:(1) 提高物料采購成本效益;(2) 合理地降低制造成本;(3) 擴大市場營銷影響力;及(4) 提高物流效率與降低運送成本等,使得[精益制造]概念為今日制造業者所奉為圭臬。[精益制造]要旨之一在于降低殘料,多數此類生產排程信息系統在組裝業應用上,自獲得市場需求評估(對庫生產模式)或接到客戶訂單(對單生產模式)后,會分別比對成品及物料庫存,再依[產品用料列表](Bill of Material, BOM)展開取得[物料需求清單](Material Requisition Planning, MRP)。倘若物料存量不足,則即觸發采購流程,俟進料檢驗后,啟動生產制令。然而常因原料供應商供料誤差,或是其他生產要素不完備,致使停工待料,不能滿足客戶如期如質要求。本文提出一套做法,運用巨量資料分析,找出物料組合采購戰略,降低停工待料機率,同時在物料不足下,合理風險預估開立制令,以制令生產時間差,爭取供應商供料所需時間。

    發文機構:IBM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關鍵詞:精益制造生產排程供應鏈管理巨量資料分析

    分類號: F2[經濟管理—國民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