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屈軍,劉凡毅
摘要:基于分形協整均衡定價理論,結合最新發展的分形協整向量自回歸模型(FCVAR),本文實證分析了不同交割期限的滬鋁期貨合約對現貨市場的價格發現效率差異性。實證結果顯示:交割期限在5個月內的期貨合約在價格發現過程中占主導地位,但價格發現效率逐漸降低,信息貢獻比率從最高值66.7%下降至52.9%;現貨市場對交割期限在5-9個月之間的期貨合約價格影響力逐漸增強并占據主導地位,信息貢獻比率從最低值33.3%上升至71.7%;交割期限為10個月的滬鋁期貨與現貨市場價格并不存在統計意義上的協整關系。這表明不同交割期限期貨合約對現貨價格發現的效率具有顯著差異性,滬鋁期貨價格發現功能有效率實現主要在近期和中期市場,應大力發展中遠期市場以構建多層次衍生品風險管理體系。
發文機構: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關鍵詞:滬鋁期貨交割期限價格發現效率Shanghai aluminum futures marketdelivery periodprice discovery efficiency
分類號: F830.93[經濟管理—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