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素欣
摘要:本文以新經濟地理學框架為理論基礎,構建一個從兩區域擴展到多區域的空間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1999-2014年中國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從外部性的角度對市場潛能、非農就業密度與工資水平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發現:在全國和分地區樣本中,市場潛能增加對工資水平的正向影響顯著,而非農就業密度與工資水平呈負向關系,驗證了勞動力聚集對工資水平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為競爭和擁擠效應,整體上還未形成技術外部性;在分地區樣本中,東部地區非農就業密度增加對工資水平的負向影響大于中西部地區,反映了東部地區勞動力聚集趨勢更強;全國樣本分位數回歸結果顯示市場潛能增加對低收入群體工資水平的正向影響最大,非農就業密度增加對中等收入群體工資水平的負向影響最大,對高收入群體工資水平卻產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
發文機構: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市場潛能非農就業密度外部性工資差異面板分位數回歸market potential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densityexternalitieswage difference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分類號: F061.5[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