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偉,王強強
摘要:本文立足滬銅、滬金和滬銀三種金屬期貨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益率的面板數據,通過Granger因果檢驗、GARCH模型以及廣義脈沖響應函數等方法,分析這三種金屬期貨之間的交叉影響及傳導效應。研究表明:三種金屬期貨都具有負的收益均值,滬銅對于市場信息的消化能力最強,滬銀次之,滬金最弱;在交叉影響上,一旦價格收益對價格波動存在影響則表現為反向變動關系;在縱向沖擊中,滬銀當期波動強烈且持續時間長,傳導效應強,滬金和滬銅波動相對較小,持續時間也相對較短,傳導效應較弱;在橫向沖擊中,滬銀對滬金和滬銅傳導效應最大,當期分別達到0.7%和0.8%。因此,在非貴金屬或貴金屬投資時,除了考慮自身市場的波動外還有必要關注其余金屬市場的價格波動。
發文機構:云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
關鍵詞:金屬期貨GRANGER因果檢驗GARCH模型交叉影響metal futuresGranger causality testGARCH modelcross-impact
分類號: F832.5[經濟管理—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