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09年第7期34-43,共10頁

    金融危機的“公地悲劇”現象解析——兼論資產負債表對企業邊界的界定功能

    作者:張新民,朱爽,王蓓

    摘要:本文從產權與“道德風險”的視角解釋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運用“公地悲劇”理論剖析金融資源產權管理缺位的“牧場效應”,深入分析金融危機背后蘊含的因多個市場主體個體理性選擇疊加導致整個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缺失的集體非理性現象,以及因企業經理人逆向選擇誘發的“道德風險”。籍此.探索破解市場失靈問題和防范經理人道德風險的對策.即基于資產負債表的經濟學意義和戰略內涵,提出用企業邊界治理治愈市場失靈.規避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公地悲劇”;用資產負債表界定企業戰略邊界和利益相關者治理邊界的初步構想。防范企業管理層“道德風險”,確保企業遵守全體股東確立的長遠發展戰略承諾.以制約企業因短期財務目標而向其他市場參與主體轉嫁風險的短期逐利行為,規避個體理性選擇導致市場資源非理性配置的“公地困境”。

    發文機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交通銀行總行監事會辦公室

    關鍵詞:金融危機公地悲劇資產負債表企業邊界financial crisistragedythe balance sheetenterprise boundary

    分類號: F270[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經濟管理—國民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