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聚類分析、泰爾指數、脫鉤指數等方法分析了區域碳生產率的差異性及影響因素,提出了減排對策。主要結論是:多數省份碳生產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東、中、西部碳生產率呈現遞減格局,但增長速度并未與之一致,中...
本文將非合意性產出(污染物)納入投入和產出導向的DEA模型,計算了我國節能減排潛力和效率,并計算了污染治理效率。研究顯示:2003--2008年年均節能潛力約8億噸標準煤.節能效率只有0.671。年均...
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補貼,扭曲了要素市場價格,壓低投資成本,形成產能過剩.并成為中國經濟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了更好刻畫這一現象,本文將產能利用率作為廠商最優選擇的內生變量加入實際商業周期(RBC)模型,...
本文通過構建自主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對中部地區2007--2009年各省自主創新能力現狀進行分析,認為中部地區各省自主創新能力偏弱,提升中部地區自主創新能力應從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政策、加大研發投入、推...
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影響制造業企業庫存成本的這一渠道,本文從理論上分析了交通基礎設施促進經濟增長的微觀作用機制.并利用2004—2008年中國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的省域面板數據對這一微觀機制進行了計量檢驗。實...
關于基本公共服務要在城鄉間實現怎樣的均等這一問題,學術界提出了諸多不同的標準.本文針對其中最為常見和重要的三種——結果均等、福利均等和功利主義均等.進行了基于政策敏感度和福利效果的比較分析。通過構建考...
為調動全國從事產業經濟學教學與研究的青年學者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產業經濟學的發展和繁榮,鼓勵產業經濟學人才的成長,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決定開展第三屆“中國工業經濟學會青年優秀成果獎”的評選活動,評選...
本文研究了1995--2010年間我國通貨膨脹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對現實經濟中通貨膨脹的形成機制進行邏輯上的因果關系闡述。通過構建包括過剩流動性、需求拉動、成本推動以及國外通脹傳遞四類因素的通...
本文在大量訪談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建立Binary Logistic回歸方程與計量模型.分析了當代固始企業家成長模式如何促進了回歸式產業轉移的實現,而這種內生性因素導致的回歸式產業轉移又反過來教育、培養...
地方政府從地區利益出發有使用所得稅優惠保護本地企業的動機和能力,本文利用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探討地方政府市場分割策略對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影響。實證研究發現。地區市場分割越嚴重,本地企業越有可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