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企業進入時機為切入點,分析領軍和跟進策略的動因與績效差異.研究如何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及早投資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結果顯示.產業的發展前景及預期利潤會對企業的進入形成較強的吸引力...
國際品牌界定是中國加快發展國際品牌的基礎性理論問題。迄今為止.理論界對國際品牌的界定標準尚無定論。本文基于企業層面新視角.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構建國際品牌概念框架,以《全球品牌100強》的國際品牌為樣...
貨幣政策的區域異質性效應是指統一貨幣政策在不同區域形成的差異性效果。與大多現有文獻不同的是.本文首先運用AD—AS模型梳理出了貨幣政策區域異質性效應的形成機理,然后采用中國31個省域的數據進行了實證分...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廣泛參與到了垂直專業化分工過程當中,對勞動力市場就業結構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分析了垂直專業化分工對中國勞動力市場就業結構的影響機理.在改進垂直專業化分工測算方法的基礎上.就垂...
本文通過對監管部門等進行問卷調研,提煉和歸納了判別監管有效性的6個標準:綜合性、針對性、嚴密性、前瞻性、權威性、及時性,從邏輯上論證了6個標準很好地滿足了促進性、判別性、獨立性、完整性這4個條件;引入...
本文從中國整體股市-滬深分市場股指-分行業股指三個層次,利用GARCH(1,1)-M模型研究了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股市的整體影響不顯著,但對滬、深...
本文對資本要素和勞動要素在產業視角下進行了分解與重構,構建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機理模型。然后運用2000--2007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通過包括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產出方程在內的聯立方程組.對其...
創新與壟斷之間的關系是經濟學界爭議最多的課題之一,但以往的實證研究結果一直莫衷一是。為此,本文構建了一個動態的創新和產量競爭模型,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同的產業發展階段。創新與壟斷的關系是動態變化的;從長...
本文利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對我國2003—2009年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進行分析,估計了我國發電行業的技術效率,并對所有權結構、環境規制等因素對發電行業效率的影響進行了實證檢驗。本文的主要發現和結論是...
作為中間投入品的生產性服務業,其與制造業的關系在后工業社會中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盡管如此。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空間關系研究依舊單薄,本文以此為切入點。以產業協同定位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彼此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