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董事選擇過程的不可觀測性使得獨立董事的選擇機制一直被忽視,獨立董事的來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作用的有效性。以揭開獨立董事選擇機制的"黑箱"為目的,通過構造董事市場供給指數的方式,我們發現,市場供給...
兌現2020年碳減排目標的承諾為我國碳交易市場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使得"如何以最小化經濟增長沖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一個焦點問題。本文針對"如何有效配置碳排放許可證"做一個前瞻性研究,把帕累...
本文發現中國制造業部門中存在勞動報酬比重過低,以及增長乏力的典型事實,是造成中國宏觀層面的勞動報酬占GDP比重持續降低的重要因素。企業微觀層面的經驗結果表明:資本報酬提升的擠壓、資本偏向性的技術進步、...
按照污染排放強度,本文將中國28個制造業部門分為重度污染產業、中度污染產業和輕度污染產業三大類,在測算1999—2009年三大產業部門環境規制強度和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基礎上,利用面板數據模型對環境規制...
地區差距從空間上看表現為人口與產業分布的不匹配,因此研究不匹配是審視地區差距的一個新視角。本文通過構造測度不匹配程度的指數,描繪了我國人口與產業不匹配程度的現狀與變化趨勢;并在分析不匹配形成機理的基礎...
本文使用2001—2010年中國制造業分行業數據,實證分析了本土市場規模與全要素生產率之間的關系。估計結果顯示,以"市場促創新"的假說整體上是成立的。本土市場規模每增加1%,將會促進生產率指數增長0....
20世紀后半葉尤其是21世紀以來,世界工業化出現了一系列歷史性的新變化。除了蘇聯解體這樣的政治性事變導致地緣政治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之外,促使世界工業化基本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首先是國際經濟格局特別是產業發...
針對當前中國地區差距較大的現實,本文從沿海—內陸開發開放聯動的新視角出發,對各地區"第一自然"(先天條件)進行全新的"再發現",認為在中國擴大向西、向南開放的背景下,中西部內陸原本遠離東部沿海的劣勢地...
“軟實力”已被認為是與“硬實力”相對應的企業競爭力基礎。隨著后危機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普遍面臨著戰略轉型和國際化壓力,“軟實力”在競爭力中的基礎地位愈發重要和持久。本文運用文獻分析和邏輯推演方法,梳理...
在我國公司管理者的薪酬激勵體系中,年薪、股權激勵和在職消費是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系統地研究這三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及其對公司績效影響.對于建立有效的管理者薪酬激勵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