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2007年對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份411個縣的技術需求及渠道選擇的調查數據,實證分析了勞動力轉移對中國農戶農業技術需求和耜董選擇的影響。研究發現,總體上勞動力轉移程度越高的農戶對農業技術的需求...
本文在對山東省2421位農業轉移勞動力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運用頻數分析法、最優尺度回歸分析法研究了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程度與其土地處置方式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程度與其土地處置方...
...
可追溯體制下的農產品越來越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關注,本文嘗試實證分析消費者對可追溯農產品的接受程度和支付意愿情況。本文通過對北京、山東和浙江等地的調查,探討消費者對可追溯農產品的認知情況、接受程度、支付...
本文以浙江省99家蔬菜加工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方差分析、Logit回歸分析等方法,對蔬菜加工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機制、效率、行為及其與上下游單位的關聯作用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企業進行質量安全管理的直接動...
本文利用武漢市388名消費者的問卷調查資料,就消費者對QS標識的認知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武漢市消費者對QS標識的認知狀況總體上不容樂觀。影響消費者對QS標識知曉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信息...
建立科學合理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分擔積制,不但是保證商業保險公司持續經營的前提,也是維持政府農業巨災風險準備基金良好運作的基礎。本文以北京市農業保險歷史數據為基礎,應用非參數信息擴散櫝型,模擬了保...
為了中國政幫陛農業保險的可持續發展和政策目標的實現,必須充分考慮小規模農戶的參保率。本文以浙江省613個農戶的調查數據為依據,對小規模農戶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當前小規模...
中國農業保險初步確立了公私合作的制度模式。公私合作制既實現了政府責任的回歸,又充分利用了保險公司現有的組織資源,這種制度上的優勢使得政策性農業保險陜速發展。但是,農業保險的公私合作還存在財政補貼政策不...
本文應用協整理論與方法對中國農業保險政策性補貼前后的保費收入與保險瞎付之間的均衡關系進行了定量分析,通過誤差修正模型測度出這一特殊時期政府政策性補貼對改善農業保險市場供求均衡的貢獻率。研究表明,政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