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0年第5期14-19,共6頁

    樟樹文化內涵及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傳承與發揚

    作者:陳怡君,周澤敏,黎祖堯

    摘要: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是原產于我國的古老樹種,集材用、藥用、景觀和生態效益于一身。在漫長的栽培和利用過程中,人們從敬畏、崇拜與認識樟樹,到合理利用和自覺保護,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樟樹文化。物態層面的樟樹文化內涵是指利用樟樹的木材和內含物等加工開發的各種有形產品,在人類生存和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精神層面的樟樹文化內涵包括樟樹作為健康長壽的標志,具有和諧尊孝的美德、仁愛豁達的精神及謙遜淡然的操守,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森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敬樟、祈樟、愛樟的情懷表達。傳統民俗中的樟樹文化主要表現在人們對樟樹的敬祈崇拜,贊樟樹的詩詞歌賦,視樟樹為吉祥吉照,以及關于樟樹的神話傳說等。現代生態文明建設中,技術、藝術、物態、歷史和精神層面的樟樹文化均得到了進一步的弘揚、豐富和提升,樟樹的景觀價值、經濟效益和生態功能得到了進一步認可,樟樹在綠化和美化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品味、充實和彰顯城市文化內涵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發文機構:江西農業大學林學院 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森林培育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樟樹民俗生態文明文化內涵Cinnamomum camphorafolkloreecological civilizationcultural connotation

    分類號: S794[農業科學—林木遺傳育種]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