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成功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月球上之后,印度的目標是太陽:該國在周六啟動了一項研究我們最近的恒星的任務。
這艘名為Aditya-L1的航天器將花費110天的時間前往目的地,這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一個地方,被稱為第一個拉格朗日點。從這個位置的棲息處,衛星將觀察太陽的可見表面和高層大氣,以及太空天氣。
該航天器以梵語中的太陽一詞Aditya和第一個拉格朗日點(L1)命名,該航天器于當地時間周六上午11:50從印度安得拉邦屏障島Sriharikota的Satish Dhawan航天中心發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Aditya-L1將繞地球運行16天,并進行五次機動以加快速度,然后開始圍繞L1軌道的旅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這個景點是五個之一空間中的點地球和太陽的引力抵消,允許航天器相對于兩個大天體保持在原位并節省燃料。另外四艘航天器目前繞L1運行,根據自然新聞'電視帕德瑪。從那里,Aditya-L1將持續觀察太陽,并在太陽輻射和磁暴撞擊地球大氣層之前觀察它們。
四個有效載荷為了研究太陽將凝視恒星的光球,它的層對我們來說是可見的;色球,光球頂部的一層薄薄的等離子體;和日冕,太陽的最外層,從光球上方約1,300英里處開始。航天器將更多地了解日冕物質拋射—來自日冕的等離子體和磁場的爆發——以及太陽耀斑,或可能導致地球上無線電停電的電磁輻射脈沖。
當等離子體加熱和逃離太陽的引力,它離開恒星的帶電粒子流稱為太陽風,它穿越太空和創建一個磁場它延伸到太陽系。Aditya-L1上的三個額外有效載荷將研究驅動空間天氣的因素以及L1周圍的粒子和磁場。
專家表示,這項任務可以幫助保護地球上和周圍的技術。
“了解太陽的活動,如太陽風或太陽噴發,將有助于我們將衛星移出危險,”前ISRO科學家米爾斯瓦米·安納杜賴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新聞'吉塔·潘迪。
“隨著我們對空間技術以及一般技術的依賴正在突飛猛進地增加,保護我們的技術資產免受空間天氣和太陽活動的影響已成為必要,”安納普爾尼·蘇布拉馬尼亞姆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告訴自然新聞.
太陽的太陽活動在一個周期中波動,大約每11年達到峰值,當太陽的磁場”翻轉."目前,下一個太陽極大期正在迅速接近 - 最初預測2025它最快可能在明年到達.這些峰值與更多的日冕物質拋射有關,這可能引起更廣泛的極光或損壞電氣和通信系統.
印度的太陽能任務是在該國歷史性大膽創新計劃之后不久進行的:8月23日,其無人的Chandrayaan-3航天器。成功落地靠近月球南極,使印度成為第四個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南極附近著陸的國家。